<ruby id="cibvo"></ruby>
<ruby id="cibvo"></ruby>
<strong id="cibvo"></strong>

      <ruby id="cibvo"><table id="cibvo"></table></ruby>

    1. <strong id="cibvo"></strong>
    2. <strong id="cibvo"></strong>

      合肥在市地震監測中心建成全國首個3D打印地震觀測井房

      來源:合肥晚報時間:2021-09-28 11:04:56

      提到3D打印,許多人都不陌生,這一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醫療產業等領域,在建筑方面的應用也較為前沿。近日,記者從合肥市地震局了解到,地震監測再添“科技范”,合肥在市地震監測中心建成全國首個3D打印地震觀測井房,為地震監測設備提供一層“保護殼”。

      據悉,為進一步提升合肥地震監測預警能力,加強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保護工作,2021年,合肥市地震局啟動實施了《合肥市“十四五”防震減災規劃》首個重點工程——“地震監測臺網優化”項目,其中就包括利用3D打印設計環保、綠色、節能的優勢,建成具有地震科普宣傳主題造型的觀測井房,在采用創新方式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的同時,增強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展示的效果。

      合肥市地震監測中心的測震組負責人衡瀟介紹說,地震觀測井是地震長期監測業務中最為核心保護的地方,若觀測井受到干擾或者破壞,將會對觀測井內的監測設備造成巨大影響,因此為觀測井搭建“保護殼”尤為重要。

      “常規的地震觀測井房大多用水泥建成,耗時長、成本高,而3D打印技術的建筑物環保、耗時短、制作簡單、能夠實現異性構建。”衡瀟表示,合肥市此次利用3D打印技術建成的地震觀測井房,形狀設計得都很精細。“如果是用水泥建造,還需要后期打磨、雕刻;但用3D打印技術,一個月左右就建成使用了。”衡瀟告訴記者,兩處觀測井房都是技術公司打印成型后,直接運送到監測中心,進行簡單拼接后,即可投入使用。

      目前,全國首個3D打印地震觀測井房正處于試運行階段。

      探訪——地震觀測井房長得啥模樣?

      3D打印出來的地震觀測井房到底“長”啥樣?9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合肥市地震監測中心一探究竟。

      脫下“土帽子”換上“金剛罩” 觀測井房安全感滿滿

      原先“裸露”在外,乍看就像水井的兩口地震觀測井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座造型各異的建筑物,一座是候風地動儀形狀,一座是坍塌的廢墟形狀。

      記者走近觀察,只見候風地動儀外形的地震觀測井房整體呈古銅色,形似“煉丹爐”。墻上嵌著的8條龍頭和8只蟾蜍雕塑上下呼應,栩栩如生,井房外墻的條紋紋路還有著3D打印技術逐層打印的痕跡。在精致的外形襯托之下,觀測井房的內部就顯得單調許多:地面上杵著一根鐵管,連接著地面上的洞口,神似一根“銀針”藏在了“煉丹爐”內。

      別看內里布局“簡陋”,鐵管連接的地下設備肩負著合肥及其周邊的地震監測使命。

      衡瀟介紹說,鐵管里面包裹著纜線,下面連接著150米深的地震觀測井。在纜線的另一頭,是巨型針管狀的井下地震計,可以記錄南北、東西和垂直3個方向的地震波形。而用3D打印技術建造的觀測井房,就是用來保護井下的地震計。

      “原先我們的觀測井就像普通水井一樣露在地面,唯一的保護措施就是在井口上面蓋個大理石板,就像是給觀測井戴上一頂帽子,防止雨水等對井下地震計的侵蝕。”衡瀟說,如今在觀測井上搭建井房,就像給觀測井加了一層全方位的“保護殼”,防止觀測井受到干擾和破壞。

      另一座坍塌廢墟狀的地震觀測井房,也是相同作用,保護350米深的觀測井和設備。“不過這個井房保護的是用于地震前兆觀測的儀器,是地震監測的輔助性設備,用于觀測即將發生地震時地下流體水位和水溫的驟變等前兆異常,為地震監測預報提供基礎資料。”

      地震監測設備正“換崗” 觀測井房成“守衛”

      “更新地震觀測井房,關鍵還是在于保護正在更新升級的地震監測設備。”據介紹,在市地震監測中心運行的地下地震監測設備都已使用十余年,為讓地震監測更加精確、高效,在《合肥市“十四五”防震減災規劃》確定的發展任務中,包括更換升級市地震監測中心測震和地球物理觀測系統,保障合肥地區乃至周邊區域持續、穩定監測的需求。

      衡瀟告訴記者,此次深度150米的測震井,更換升級了寬頻帶井下地震計,相比較老設備,新設備靈敏度更高,對遠震和極遠震的地震波記錄更加完整清晰,監測能力和觀測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深度350米的前兆井,舊設備老化嚴重,數據兼容性不足,升級后的新設備觀測數據將接入安徽省地震局前兆數據庫,納入全省前兆臺網,并且在水溫測項增加了中層、深層兩個觀測方式,通過兩個探頭的數據比測,可以更科學、更真實,更全面地獲取地下流體水溫異常變化情況。

      標簽: 打印 3D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合肥中歐班列點對點直達德俄法等14個國家
      下一篇:河北推薦了32條“秋采摘”系列休閑農業線路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91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_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咪爱_亚洲mv国产mv在线mv综合_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ruby id="cibvo"></ruby>
      <ruby id="cibvo"></ruby>
      <strong id="cibvo"></strong>

          <ruby id="cibvo"><table id="cibvo"></table></ruby>

        1. <strong id="cibvo"></strong>
        2. <strong id="cibvo"></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