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cibvo"></ruby>
<ruby id="cibvo"></ruby>
<strong id="cibvo"></strong>

      <ruby id="cibvo"><table id="cibvo"></table></ruby>

    1. <strong id="cibvo"></strong>
    2. <strong id="cibvo"></strong>

      2020年安徽數字經濟規模達11202億元 增速排名居全國第9位

      來源: 合肥報業全媒體時間:2021-10-21 13:56:46

      高質量發展,工業挑大梁。近年來,安徽堅定實施制造強省戰略,著力構建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發展新格局。10月19日,省經信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從規上工業、民營經濟、數字經濟等角度剖析安徽工業五年來的發展成績和亮點。記者了解到,安徽制造業增加值邁上萬億元臺階,首次入圍全國制造業十強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7、中部第1位。

      制造業增加值邁上萬億元臺階

      規??偭客黄?、質量效益躍升、產業能級跨越,安徽制造為全省發展格局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提升為“總量靠前、人均居中”提供了堅強的動力支撐。數據顯示,2016至2020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8%、9.0%、9.3%、7.3%和6%,分別居全國第5、第6、第4、第10和第6位。

      五年來,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1%,居全國第3位,制造業增加值邁上萬億元臺階,首次入圍全國制造業十強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7、中部第1位。特別是2020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6、中部第1位;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5.9%,較上年提升11.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2294.2億元,增長5.1%;工業稅收1602.5億元,增長2.6%,占全部稅收的37.1%,較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實現了效益與速度同步提升。

      其中, “中國聲谷”成為全國第一個以“中國”冠名、第一個部省合作共建、第一個配套專項支持政策的人工智能產業基地,2020年營收1060億元、入園企業1024家,成功實現“雙千”目標。

      截至8月市場各主體超600萬

      為自己人辦事就是辦自己的事,安徽高舉民營經濟發展大旗,狠抓專精特新、融資促進、企業服務等一批特色工作,以有溫度、有力度的硬招實招新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今年1-8月,全省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14.2%,占全省規上工業58.2%;民營經濟實現稅收2428.6億元、增長17.6%,占全省稅收68.1%;新增上市公司11家,其中民營企業10家。“總體上看,安徽民營經濟基本擺脫疫情影響,實現平穩發展態勢,民營企業家已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生力軍,民營企業已成為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據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8月底,各類市場主體超600萬戶,其中民營企業169.2萬戶。

      按照“雙創→高成長型小微→規上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領航企業”梯次路徑,安徽培育了2818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戶均發明專利5.7個,其中75%是高新技術企業,戶均主營業務收入2億元,“以規上中小企業六分之一的數量,貢獻了四分之一的利潤。”

      數字經濟連續3年增速保持10%以上

      緊跟數字經濟發展大潮,堅持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向發力,2020年安徽數字經濟規模達11202億元,同比增長約11%,增速排名居全國第9位,連續3年增速保持10%以上。

      記者從省經信廳了解到,近五年,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20%,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居于各行業前列;營業收入總量規模躍居全國同行業第10位。今年1-8月,全省軟件服務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4.2億元,同比增長24.1%。完成軟件業務收入388億元,同比增長30.5%。

      好馬配好鞍,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5G基建的“鋪路”。截至今年9月底,安徽已建成5G基站47848個,數量躍居全國中上水平,基本實現地級市主城區連續覆蓋;建設5G典型應用場景285個,涵蓋智能制造、智慧家電、智能網聯汽車、電力、工業互聯網等近二十個行業,實現5G技術在重點行業全覆蓋應用。建立“5G+工業互聯網”場景應用項目庫,入庫項目53個,總投資7.5億元。

      在安徽,28家企業成為全國上云用數典型。如:三只松鼠的食品全產業鏈協同制造云平臺幫助平臺上700多家制造單元質量提升33.3%,生產成本降低20%,新增效益超過1個億,創業八年年銷售收入即過百億;司爾特的“五庫聯動”大數據融合創新驅動肥料定制生產和精準農業服務解決方案,通過精準匹配田間地頭的土壤、種植數據,測土配肥生產、施肥指導科學種田數據,形成了數據驅動下的協同管理服務新模式,2020年疫情期間營收逆勢增長近60%。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樂天茵子)

      標簽: 排名 全國 9位,安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當前的智能運動健身行業處于起步階段 產品服務的運動項目有限
      下一篇:蘇州全市水稻種植面積108.89萬畝比上年增加2.09萬畝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91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_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咪爱_亚洲mv国产mv在线mv综合_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ruby id="cibvo"></ruby>
      <ruby id="cibvo"></ruby>
      <strong id="cibvo"></strong>

          <ruby id="cibvo"><table id="cibvo"></table></ruby>

        1. <strong id="cibvo"></strong>
        2. <strong id="cibvo"></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