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為倡導綠色出行,上午9時,市交通運輸部門在湖城仁皇山景區舉行了一場綠色騎行活動,50多名騎行愛好者,圍繞著仁皇山公園騎行4公里。同時,市本級175條公交線路(不含毗鄰公交和城際公交)全部實行免費乘坐,湖城所有哈啰單車和2500輛黃色電子圍欄無樁公共自行車,供市民免費騎行。
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綠色是最動人的底色,公共交通是流淌在城市里最靈動的風景。2017年,經省交通運輸廳推薦、交通運輸部批準,湖州市成為國家“十三五”第一批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創建城市。創建以來,湖州市秉承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理念,抓住車、站、線、票四大要素,堅持硬件、軟件兩手抓,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運輸能力、優化體系結構、提升服務品質等方面的不懈努力,率先探索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融合發展,率先推進完善政府購買公交服務機制,率先實現“純電動化、一票制、移動支付、IC卡互聯”全覆蓋的全域公交一體化,公交出行吸引力和魅力值不斷提升。截至去年底,湖州市公共汽電車日均客運量突破21.44萬乘次(其中市本級9.58萬乘次),中心城區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32.5%,中心城區綠色公交車輛占比達100%,萬人公共汽電車車輛保有量為13.19標臺,公交乘客滿意度達到92.4%。
目前,湖州市基本形成以公共汽電車為主體,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步行為補充的“四位一體”城市綠色出行結構。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設也完成了公交指揮調度管理平臺、行業監管與決策支持平臺和公交出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掌上公交”、手機刷卡等已全面推行,并實現了公共交通一卡通跨省市互聯互通。“經自評,湖州市已基本完成批復文件及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創建工作,具備交通運輸部規定的驗收申請條件。”市公路運輸與管理中心表示,湖州市將于年底前迎接國家公交都市創建驗收“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