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在廣袤的田野上,“強美富”的鄉村愿景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產銷兩旺
“菜籃子”“米袋子”穩穩的
“清香辣椒上線,24小時在線,歡迎下單。”立冬剛過,辣椒喜迎豐收,寧鄉辣美椒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肖勝藍的朋友圈吆喝不斷。長沙人最愛的本地辣椒穩居C位,每天近300公斤辣椒從基地出發,搭上物流快車,奔向消費者餐桌。
手機接單,基地直發,快遞到家……即將迎來銷售高峰,肖勝藍非常忙,“預計采摘期將從11月持續到明年3月,日發貨量將逼近1500公斤。”湖南人無辣不歡,一碗辣椒炒肉,“湘”味滿滿。嗅到其中商機,愛吃辣的肖勝藍,今年種植了辣椒110畝,每天一大早,十多名工人就在基地忙開了,麻利地采摘、分揀、打包、發貨。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守好“菜籃子”,今年以來全市新擴建200畝以上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65個,新建蔬菜設施大棚10.2萬平方米。
穩住“米袋子”,今年以來,長沙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落實黨政同責要求,全力推動糧食擴面、增產、提質。全市建成高標準農田21.9萬畝,新一輪19.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開工,為糧食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糧食播種479萬畝,同比增加10萬畝,中晚稻單產明顯高于去年,糧食豐產豐收已成定局。
熱潮涌動
年內建設955個美麗宜居村莊
從零散開花,到全域風景,時下,長沙美麗宜居村莊建設正按下“快進鍵”。在長沙縣江背鎮13個村(社區)的15個美麗宜居村莊建設點,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大家正搶抓工期,朝著第一批驗收的目標做最后沖刺。
在美麗宜居村莊建設中,長沙市按照“一村一品,一組一韻”的思路,為每個屋場設置不同的主題特色。此外,科學做好村莊統一布局、連片規劃,分批推進、成片建設,打造連線成片美麗宜居鄉村。
鄉村建設持續提標,今年以來,長沙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標準管護,打造美麗鄉村的長沙樣板。與此同時,長沙全域開展生態美、村莊美、產業美、生活美、風尚美的美麗宜居村莊創建,全市共申報備案美麗宜居村莊955個,目前已建成395個,累計召開動員會、村民代表會、屋場理事會3000多次,動員群眾籌資4.6億元、投工投勞43萬人次,鋪排各類項目6859個,開展美麗庭院創建42977戶。
奮勇爭先
為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樹好樣板
“今年6月建成投產,預計年出欄5萬頭生豬。”瀏陽市衡華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李根介紹,基地正加快擴產能。養殖戶信心滿滿背后,生豬養殖正加速回暖,今年長沙新改建年出欄萬頭生豬規模養殖場30家,生豬存出欄恢復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前三季度寧鄉花豬、大圍子豬等地方特色品種出欄達41.2萬頭,收購價格高于普通生豬一倍左右。
落地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投產……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長沙共鋪排農業高質量發展項目900余個、“一縣一特”重點項目165個,鋪排建設10萬平方米設施化花卉苗木基地,新建成出欄萬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10家。
鼓起農民“錢袋子”,一批富民產業加快提質。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鄒春林介紹,今年以來,長沙扎實推進“六大強農行動”,以高質量的農業項目引領、支撐、帶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建設,全市新引進現代種業產業鏈企業50家,種業產業鏈產值同比增長38%。推進智能智慧農機研發中心建設,并于今年7月19日正式掛牌運行,長沙率先建成全省首個“無人農場”,智慧農業發展邁入新階段。推進主體培育,全市新增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80家,國家級龍頭企業總數達14家。推進品牌建設,長沙加快發展“一縣一特”“一鄉一品”,鋪排“一縣一特”重大項目165個,“兩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總數增至348個。產業“接二連三”富農家,長沙全力推進產業融合,全市新創建省級特色產業小鎮2個,特色小鎮總數達21個,長沙縣開慧鎮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前三季度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2187億元,同比增長8%;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旅客量達3574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