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cibvo"></ruby>
<ruby id="cibvo"></ruby>
<strong id="cibvo"></strong>

      <ruby id="cibvo"><table id="cibvo"></table></ruby>

    1. <strong id="cibvo"></strong>
    2. <strong id="cibvo"></strong>

      上海如何在連續11年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一的基礎上繼續保有優勢

      來源:第一財經時間:2021-07-09 10:49:12

      “十四五”期間,上海將建設國際集裝箱海港樞紐、世界級航空樞紐,夯實在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和機場群建設中的核心引領地位。

      具體的量化指標是——2025年,集裝箱年吞吐量達到4700萬標準箱以上;航空旅客年吞吐量達到1.3億人次以上,貨郵年吞吐量達到410萬噸以上。

      2020年,這三個指標分別是4350萬標箱、1.2億人次、405.8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1年領跑全球連續11年位居全球首位,航空客貨吞吐量分別位列全球城市第四位、第三位。

      7月8日,上海發布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表示,“十四五”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從“基本建成”邁向“全面建成”的歷史新階段。

      洋山四期碼頭產能提升

      近年來,由于國際經貿形勢、新冠肺炎疫情復雜多變,運輸需求不確定性增加。

      世界貿易組織5月28日發布的《貨物貿易晴雨表》顯示,全球貨物貿易自去年第二季度出現短暫深度下滑后,今年將呈現持續恢復態勢。不過,盡管短期內貿易前景相對積極,但全球各地區表現并不均衡。從貿易類別上看,服務貿易仍然疲弱。

      同時,世貿組織警告,目前全球各地區特別是貧窮國家新冠疫苗接種滯后,新冠疫情復燃會破壞貿易恢復進程。

      對于上海而言,如何在連續11年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一的基礎上繼續保有優勢?

      上港集團(600018.SH)副總張欣表示,2021年洋山四期碼頭預期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00萬標準箱,同時,41臺新設備分批交付投產,年底形成26條作業路生產規模,將實現630萬標準箱年設計通過能力。

      洋山四期是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碼頭,自2017年12月開港至2020年底,碼頭投產設備規模從開港初的100臺擴大至239臺,開港至今集裝箱吞吐量已突破1100萬標準箱。

      “‘十四五’期間,洋山四期碼頭要實現年700萬標準箱通過能力,力爭五年累計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000萬標準箱。”張欣說。

      作為上海港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際樞紐港,洋山港2020年的集裝箱吞吐量超過2000萬標箱,約占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的46%。根據規劃,到2025年要達到2500萬標箱。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趙義懷表示,“十四五”期間還將擴大洋山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規模。2020年,洋山港國際中轉集拼箱量346.6萬標箱,占比達17%。

      “新片區已完成多票國內跨口岸國際中轉集拼業務試單,并對相關業務流程進行固化、優化。” 趙義懷表示,新片區將搭建國際中轉集拼服務中心,實現出口拼箱、國際中轉拆拼箱等多業態同場作業,支持對拆拼箱貨物進行簡單加工、包裝組裝,延伸物流增值服務,進一步提升洋山深水港樞紐功能。

      完善集疏運體系

      此外,于福林說,集疏運體系對港口的支撐作用十分關鍵。

      整體來看,上海港碼頭結構性矛盾突出,鐵路與港區、內河港區與海港銜接不暢,高等級內河航道、公路集疏運網絡部分區段瓶頸影響整體效益發揮,海上搜救等應急保障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針對這些短板,于福林說,“十四五”期間重點推動兩方面工作:一是促進內河水運發展,發揮其運能大、污染小、能耗低等優勢。一是推動優化陸路集疏運網絡,著力解決陸路運輸瓶頸問題。

      截至“十三五”末,上海市高等級內河航道達標里程已超過280公里,基本形成“連接江浙、對接海港”的高等級內河航道網架構。“十四五”期間,上海將繼續促進內河水運發展,減少陸路交通壓力。

      “除了推進建設蘇申內港線、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外,還計劃打通大蘆線東延伸河海直達航道,使洋山深水港區與內陸集裝箱貨源地之間的往來更加高效、可靠。”于福林說,該項目在臨港新片區打通了一條分流區域集卡通行壓力的“水上高速”,每年可分流400~600萬TEU的集疏運量,減小東海大橋及城市道路交通壓力,有效提升集裝箱內河運輸的時效性與可靠性,對推動集裝箱運輸“公轉水”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而在陸路集疏運網絡中,上海將規劃建設臨港新片區集疏運中心,以及東海大橋智能集卡專用道,二者之間通過東海大橋高架連接道工程連接。

      東海大橋是洋山港唯一的陸路集疏運通道,近年來,通行壓力持續加大。

      “遠期,我們還計劃將集疏運中心、蘆潮港鐵路中心站、南港碼頭等設施連接起來,充分發揮多式聯運優勢,緩解陸路交通壓力。”于福林說,上海還將進一步推動海鐵聯運業務發展。結合滬通鐵路二期工程,建設外高橋港區進港專用線,解決當前港區和鐵路銜接不暢問題。

      目前,滬通鐵路二期項目已完成專項規劃調整審批,上海市交通委正在協調項目初步設計審批,爭取盡早開工。同時,還將積極拓展海鐵聯運市場,充分發揮蘆潮港鐵路中心站作用,完善內陸地區對接上海港的海鐵聯運通道。

      按照《規劃》,2025年上海港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達到52%,集裝箱海鐵聯運業務量達到65萬標準箱。

      長三角港口共建

      要實現國際集裝箱海港樞紐的目標,也需要在長三角范圍內實現更好布局。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董愛華說,“十四五”期間,上海將積極推動長三角港政、航政、口岸管理協同,同時支持港航市場主體以資本為紐帶進行業務協同,促進航運資源要素高效配置和便捷流動,與長三角港口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

      目前,滬浙達成合作協議,組建實體共同推進小洋山北側綜合開發;滬蘇簽訂通州灣新出??陂_發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太倉港、安吉港成為上海港支線集裝箱業務轉運平臺;長江集裝箱江海聯運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張欣表示,在市場合作層面,上港集團將加快長江業務轉型創新,做實長江戰略深化方案,突出新平臺、新業務、新動能,推動集團長江戰略“抽新枝”、開新局。

      2020年,上港集團成立了洋山、外港、內貿三大集裝箱片區,以片區為工作單元推動集裝箱業務發展。當年,上海港內貿吞吐量總和突破600萬標箱,同比增長約15%。

      接下來,張欣表示,上港集團將籌建長江服務中心。與太倉等港、各支線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完成上海、九江、太倉三地的服務中心籌建工作。促進長江港航企業依托長江服務平臺,實現港航企業間的信息共享、業務互通、創新創效。

      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新開通“申蕪快航”“太申快航”等“點對點”精品航線,實現“五定”運行,航線密度達到天天班,著力降低客戶物流成本、提高貨物運輸效率。尤其是“太申快航”,極大提升長江全流域集裝箱在太倉港的中轉效率,形成長三角港口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此外,還將推動綜合物流服務。打造“江海河”互通互聯、“公鐵水”齊頭并進的港口樞紐體系和高效的物流集疏運網絡體系。創新推出長江中轉、陸改水、海鐵聯運、空箱中心、ICT內陸集裝箱碼頭項目(蘇州、湖州)等多種業務模式,為長江腹地客戶多元化的物流需求提供服務選擇。

      (實習記者章從余對本文亦有貢獻)

      標簽: 繼續保有優勢 上海 集裝箱 吞吐量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家電巨頭美的轉戰“藍?!贬t療
      下一篇:主打個性化的桔子水晶酒店如今迎來了換新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91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_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咪爱_亚洲mv国产mv在线mv综合_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ruby id="cibvo"></ruby>
      <ruby id="cibvo"></ruby>
      <strong id="cibvo"></strong>

          <ruby id="cibvo"><table id="cibvo"></table></ruby>

        1. <strong id="cibvo"></strong>
        2. <strong id="cibvo"></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