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cibvo"></ruby>
<ruby id="cibvo"></ruby>
<strong id="cibvo"></strong>

      <ruby id="cibvo"><table id="cibvo"></table></ruby>

    1. <strong id="cibvo"></strong>
    2. <strong id="cibvo"></strong>

      亞歐航線集裝箱價格持續上漲,將給我國對歐出口帶來怎樣影響?

      來源:第一財經時間:2021-06-01 15:50:24

      亞歐航線集裝箱價格持續上漲,將給我國對歐出口帶來怎樣影響?

      國際物流咨詢公司德魯里發布的世界集裝箱指數(Drewry World Container Index)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從上海到鹿特丹的40英尺集裝箱運費漲至10174美元,較前一周上漲3.1%,同比上升485%。從全球范圍看,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上漲至6257美元,同比上漲293%。兩項指數均達到201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Drewry稱,目前亞洲到歐洲的集裝箱貨運價格不斷推升,貿易商在供應鏈方面的成本壓力將越來越大。

      國際物流服務臺“運去哪”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周詩豪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集裝箱運價上升,供小于求是主因。目前來看,六七月份可能是集裝箱價格最后一個高點。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改善,疫苗覆蓋率提升之后,國際供應鏈會有所恢復,物流價格將逐漸下滑。但是,下滑幅度可能不會太高,集裝箱價格仍會在高位徘徊。

      亞歐航線集裝箱運費首破1萬美元

      Drewry的數據顯示,在集裝箱價格上漲背后,20英尺和40英尺的集裝箱的需求最為緊俏,它們承運的貨物占據了全球貨物貿易中的絕大部分份額。

      周詩豪認為,這反映了全球貿易回暖背景下,集裝箱數量供小于求的現象。他表示,從供給端來看,雖然集裝箱數量并沒有變,但由于疫情和蘇伊士運河事件影響,市場上集裝箱可用率減少了。從需求端來看,由于我國疫情控制情況較好,外貿恢復效果較好,這又使得集裝箱需求增加。

      Drewry稱,蘇伊士運河堵塞、歐洲港口擁堵等干擾因素仍在持續。目前在歐洲主要三大港口——荷蘭的鹿特丹港、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及德國的漢堡港,集裝箱吞吐量均大于往年同期,且趨于飽和。

      世界貿易組織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世貿組織季度商品貿易指數升至109.7,航空貨運、電子和汽車貿易增長強勁。具體到中歐貿易,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1.63萬億元,增長32.1%,其中,對歐盟出口9746.9億元,增長36.1%;自歐盟進口6504.2億元,增長26.4%。

      集裝箱價格上升,對外貿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聯合發布的《國際物流產業數字化發展報告》表示,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認為,由于缺箱、爆艙、晚點等原因,物流計劃執行不可控,業務開展難度大增。這使得貨代企業墊資額突增,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困難。

      浙江安吉萬寶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出口到成熟市場的貿易商而言,其貨品單價并不高,對物流、匯率、原材料價格上升較為敏感。實際上,在整個物流運輸環節,不止是集裝箱價格上漲,內陸運輸、海外物流、海外倉等環節的物流成本也在上升。

      周詩豪也認為,對于中小貿易商來講,物流成本較為重要。“在疫情暴發前,一個從亞洲到歐洲的40英尺高的集裝箱只要2000美元左右的海運費,現在已漲至1萬美元左右,價格足足翻了5倍。”他稱。

      周詩豪還表示,不僅是資金層面,集裝箱流轉不暢還會影響供應鏈穩定。運力減少使得運輸時間延遲,將對貿易商交貨時間產生影響。

      企業如何降低國際物流成本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來看,尋找傳統海運航線以外的替代方案、提高海運運輸效率是降低亞歐航線物流成本的主要方法。

      在尋找替代方案方面,海通證券交運資深分析師李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亞歐線貿易以海運為主,中歐鐵路班列為輔。目前中國對歐出口的60%要取道蘇伊士運河,即中國-地中海航線。在物流方面,企業主要的關注點在于價格和運輸效率。在黑天鵝事件頻發、海運價格不斷推升的背景下,貨主可能會重新考量可替代的方案。

      他進一步解釋稱,對于常見的海運的中國—地中海航線,其特點是價格便宜、距離短。而對于替代方案,即中國—好望角—歐洲海運航線,其特點是價格略高、繞行距離較長。另一替代方案是中歐班列,其特點是時間短,但需要協調多國鐵路系統。

      在提高海運運輸效率方面,周詩豪認為,其一,船運公司可以加強調度,將滯留在歐洲的空箱運回國內,以此提升集裝箱可用率。其二,企業可以探索物流數字化趨勢,加強物流運輸效率。

      交通運輸部4月底答網民關于“海運貨柜滯留、費用飆漲”的留言時表示,我部積極協調有關班輪公司優化中國航線船舶運力配置,增加中國航線運力和空集裝箱回運力度,盡量降低境外港口擁堵導致的船期大面積延誤對中國進出口運輸的影響。

      在物流數字化運輸方面,西井科技創始人兼CEO譚黎敏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開始,物流市場對于人工智能、遠程操作、無人化操作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

      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舉例說明,去年,該公司將多個無人駕駛智能跨運車、全電動無人集卡車隊在瑞典、泰國等地的碼頭成功交付。“在港口裝貨、卸貨過程中,需要卡車等一系列輔助設備。一個中型碼頭均需要200輛集卡,目前貨車司機數量較少,且疫情期間為防止司機交叉感染,有人集卡運輸效率并不高。而使用自動化、無人駕駛等舉措,可以提升集卡作業效率,改善港口作業環境,進而提升海運運輸效率。”他稱。

      標簽: 集裝箱 出口 數據 運費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五月樓市整體表現趨穩,僅一線有所下降
      下一篇:2020年我國網絡版權產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91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_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咪爱_亚洲mv国产mv在线mv综合_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ruby id="cibvo"></ruby>
      <ruby id="cibvo"></ruby>
      <strong id="cibvo"></strong>

          <ruby id="cibvo"><table id="cibvo"></table></ruby>

        1. <strong id="cibvo"></strong>
        2. <strong id="cibvo"></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