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金絲猴由上世紀80年代的501只擴大到現在的3個金絲猴大種群,9個小種群,總數達到1471只。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生態省建設相關情況。
湖北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近年來,全省劃分七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總面積達6.91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國土面的37.2%。截至2020年,湖北已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地591個,總保護面積達2.2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1.95%。
目前,湖北麋鹿遷地保護,其數量由當初引入的94頭增加到目前的1700多頭,從當初的1個麋鹿種群發展成為現在的4個自然野生麋鹿種群。此外,搶救性開展了水杉、大別山五針松、長果安息香等專項就地保護。武漢植物園保存暖溫帶和亞熱帶植物1.2萬種,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植物資源保育與儲備基地。
長江干流湖北段重點區域今年將啟動歷時兩年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主要以長江干流重點區域為重點,優先選取位于長江干流兩岸,且自然保護區分布多、生物多樣性資源相對豐富的縣(市、區)開展試點調查。
此次試點從兩個層次同步開展調查評估。一個層次是涵蓋高山、丘陵、平原、河流、湖泊、濕地、城市等7類典型區域的生態系統多樣性調查評估,另一個層次是涵蓋陸生高等植物、陸生哺乳動物、鳥類、兩棲類、爬行類、昆蟲、魚類、浮游生物、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大型真菌等10類生物的物種多樣性調查評估。為未來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