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許昌人張瀾(化名)通過熟人介紹買二手車,卻買到了一輛調表車。他隨后要求退車,卻被車行老板以合同中并未承諾車輛里程信息為由拒絕。其間,車主不乏堵門討說法,但問題一直未解決。
3月23日下午6點,河南商報記者得知,雙方在當天已達成退車協議,但要扣款5000元。
買二手車,遇見問題處理起來并不容易。什么樣的二手車可能存在“隱藏”問題,業內人士帶來5點避坑指南。
通過熟人買二手車里程表卻被調過近4萬公里
“很早之前,我就喜歡這款福特車。工作之后,雖然手里沒什么錢,但還是想圓自己一個夢。”張瀾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因為此前在網上看到過許多購買二手車,結果買到的都是‘事故車’‘水泡車’的信息,所以就想著找熟人買車,熟人一般不會騙自己人。”張瀾說。
隨后,他通過哥哥聯系到了同為許昌人的中意車行老板。
支付了7萬元,簽好購車合同后,張瀾如愿以償拿到了愛車。
“開回去保養時,才發現里程數被調過近4萬公里。”張瀾說。
而車行老板卻以“合同中只標明車輛未存在水泡火燒重大事故,并未涉及公里數”為由,拒絕了退車請求。
3月17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鄭州惠濟區文化北路附近的中意車行了解情況。
車行老板:里程表可能是賣我車的上一任車主調的
在中意車行,河南商報記者并未見到老板。
“早上,我來的時候,就沒有見到老板?,F在車行已經人去樓空了。”張瀾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據河南商報記者觀察發現,雖然車行大門緊閉,但透過紗窗,仍可以看到沙發、辦公桌設施等在房子內。
不過與隔壁車行門口停滿二手車的狀況相比,中意車行門口明顯空出了一塊,除了張瀾的車輛,并未有其他車輛。
隨后,按照門牌上的電話,河南商報記者聯系到了中意車行的老板。
“關于他車子的事情,我們也溝通了好幾次了。車子的確存在調表的情況,但不是我調的,可能是賣我車的上一任車主調的。”老板表示。
隨后,車行老板向河南商報記者表示,30分鐘后愿意到現場或者是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當面協調,但當天并未赴約。
二手車行駛里程是買家決定是否購買的重要標準
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商業刑事部主任秦明律師稱:“消費者在維權時,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證據的收集與保存上,而不是采用一些諸如堵門、鬧事、聚集等極端手段,情節嚴重的,甚至可能涉嫌行政違法。”
“但市民在購買二手車時,也不用被所謂的合同未標明而嚇到。”秦明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據秦明介紹,對于此前車行老板以合同為由拒絕退車,其實并不合理,二手車行駛里程是買家決定是否購買的一個重要標準。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商家應當真實向消費者披露所售商品的真實情況,如果二手車商存在隱瞞車輛的行駛里程或者存在調表行為,就涉及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以據此要求解除合同,退還車款。
最新進展:雙方已協商一致,周五退款
3月23日,河南商報記者從張瀾那里得知,當天他終于與車行老板協商一致了。
“折5000元,剩下的退給我,但是什么時候可以到賬我還不知道。”張瀾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隨后,河南商報記者又聯系到中意車行老板,“對,目前我們已經達成了一致,周五資金到賬后,直接給他退款。”
對于此事進展和結果,河南商報將繼續關注。
如何選購靠譜二手車?
找熟人買車也不放心,要購買放心二手車,怎么辦?河南商報記者咨詢二手車業內人士,帶來了一些避坑建議。
“二手車銷售套路實在是太多,從水泡車到重大事故車,一不小心,買來后期修車的錢,要比買車的錢都多。”專做收車業務的老張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據老張介紹,買二手車遇到以下幾種情況,可以判定車出現過重大事故和存在故障。
1.檢查安全帶的生產日期。如果安全帶的生產日期沒在車輛生產日期之前,那么證明該安全帶是換過的,如果安全帶存在更換的情況,該車很可能存在泡水的情況。
2.觀察固定儀表臺的螺絲有沒有存在拆卸的痕跡。因為車子存在涉水的情況,必須將整個儀表臺進行拆解清理。
3.打開發動機蓋觀察大梁與旋體有沒有噴漆的痕跡以及褶皺。如果大梁存在噴漆或者是褶皺,該車很有可能發生過重大事故。
4.在打火后,通過排氣管觀察發動機狀態,用手去摸,看排氣管上有沒有發黏的霧狀物,隨后再給油門,看看排氣管冒藍煙還是黑煙。如果是藍煙,就表明該車發動機存在燒機油時工作狀態不好的情況。
5.觀察發動機艙的機油蓋,是否存在發黑的情況,如果機油蓋發黑證明該車平日保養不好,或是調表車。
標簽: 二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