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鄭州市的規劃,從今年4月份開始,將選取鄭東新區和中原區作為試點區域分批投放共享助力車。但是,連日來,有市民反映,在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已有共享助力車投放,且數量不少,僅能在高新區范圍內使用,不知道這是否與鄭州市推進市區慢行交通系統建設有關。
試點投放還未開始,為啥鄭州高新區已開始出現大量共享助力車?是企業無視規定,還是高新區城管部門監管缺失?記者進行了調查。
市民:共享助力車收費是否有點高企業:超范圍將斷電,并收違停費
3月19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趕到高新區進行了實地探訪。
當天上午,記者剛從地鐵站出來,便看到一位市民騎著一輛黑綠相間的電動車來到地鐵站前,將電動車停放在地鐵站出口旁一排黑綠相間的電動車中,然后使用手機操作進行還車。而這些黑綠相間的電動車,就是共享助力車。
記者看到,該共享助力車名為“喵走出行”,長度約有1.5米;其車架與車把,以及后泥瓦等部位為黑色;車燈、前泥瓦和車座下方部位為綠色;車身還印有“北斗三代高精度定位示范工程”等字樣,并帶有使用二維碼。
記者在附近幾個地鐵站周圍轉了一圈,看到有不少此類共享助力車正在等候市民使用。其中,有的共享助力車后方已安裝了非機動車牌,有的則沒有安裝。
記者通過手機掃碼進行了體驗。用手機掃描車把上的二維碼后,登錄頁面電子地圖先是轉到了實名認證,需要輸入姓名、身份證號進行認證。在進行認證后,頁面又轉回到電子地圖掃描用車。
再次使用手機掃描車把上的二維碼,通過開鎖頁面轉換,共享助力車終于通電。同時,手機頁面的電子地圖上也出現了一個綠色線條圈起的不規則方塊,范圍基本將整個高新區包括在內,其下方提示“出服務區,車輛斷電,還車收取30元違停費”。計費規則為起步價1元,時長費5分鐘/1元。
隨后,記者騎上掃開的共享助力車沿科學大道向東行駛,由于該共享助力車沒有儀表盤,所以無法顯示具體車速,但通過與沿途其他非機動車車速相比,大致估算該共享助力車的車速應該在20公里/小時內。行駛中,該共享助力車行駛較為平穩,剎車制動也沒有問題。
沿途記者看到,有不少市民同樣使用該共享助力車出行,路邊也停放有不少共享助力車。
系統反應有些慢,車輛亂停亂放
還車時,記者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系統反應有些慢。將共享助力車停放好后,記者用時三分多鐘,才通過手機操作完成還車。
幾位受訪市民也表示,該共享助力車操作系統有時反應慢,尤其是在一些手機信號較差的區域,經常會出現掃不開、還車慢等情況。
還車后,記者還在高新區地鐵站附近和部分道路上看到,有不少共享助力車出現亂停亂放,甚至占壓盲道等情況。其中,在高新區金梭路附近,不僅有一排共享助力車停放占壓盲道,且停放也非?;靵y,與非機動車混停,幾乎占據了大半人行道……
多位受訪市民表示,這些共享助力車確實給他們出行帶來方便,但停放管理問題也逐漸突出,尤其是地鐵站附近和一些支路背街上,亂?,F象已經非常凸顯。而且,還經常有孩子在其附近玩耍,或好奇騎坐,讓他們非常擔心。
還有市民質疑,現在連街頭的共享自行車都能有電子圍欄,車輛在禁停區域無法鎖車,為何共享助力車連這一點都無法實現?是系統出了問題還是另有他因?
高新區4000輛左右共享助力車屬違規投放?
鄭州共享助力車的試點投放還未開始,為啥鄭州高新區已開始出現大量共享助力車?記者趕到了鄭州高新區城市管理局進行打探。
該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高新區內的共享助力車是該區一家名為“威科姆”的企業投放,屬于違規投放,與鄭州市推進慢行交通系統建設無關。
該工作人員稱,此前,該企業是實驗其所研發的高精準定位系統,他們向鄭州市相關部門報告申請投放共享助力車進行實驗,但鄭州市相關部門給其的回復是,要求該企業在封閉區域進行實驗??稍撈髽I在投放中卻將4000輛左右的共享助力車投放到了地鐵站、路邊等公共區域。為此,他們也曾對投放在公共區域的共享助力車進行過暫扣,并約談企業。并且其還表示,他們正準備對該企業進行處罰。
3月23日下午,記者聯系上了鄭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該相關負責人稱,他們是經過高新區管委會領導同意,才投放的共享助力車進行定位系統實驗。如果沒有管委會領導同意,他們也不敢投放。管委會給他們設置的要求是在四環以外區域投放,但不少市民將共享助力車騎到四環以內區域,所以他們每天會把四環以內區域共享助力車運回四環以外區域。
由于雙方說法有出入,記者又致電了鄭州高新區城市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此時,該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原先管委會給企業定的是在四環以外的空曠區域投放,后來向市相關部門匯報時,市相關部門要求其在封閉區域。
至于為何沒有按照市相關部門要求,管委會領導是否同意?該相關工作人員說,不是他們不按照市里要求,而是企業違規投放。最初,他們領導是同意在四環以外投放,可其后臺設置的電子圍欄范圍比較大。下一步,他們會要求企業整改。
對此,有市民表示,如果真的是違規投放,那就應該責令其快速糾正。城管部門明知是違規投放,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明顯屬于慢作為、不作為,要是真想管,能管不住?城管部門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違規”帶來的安全隱患,千萬別等到出現問題或安全事故后,再去滅“火”。
標簽: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