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還未畢業,就被知名大學少年班錄取,本碩連讀。今年,鄭州市共有23人通過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考試。這些少年是如何做到的?
【動態】通過率13.9%,鄭州中學5名初三生預定“碩士帽”
最近,鄭州中學九年級的5名學生:曹睿豪、姚鑄格、閆涵、張予宸、梅翔元,成了同學們眼中的“明星”。初三還沒有畢業,他們已經被西安交通大學本碩連讀少年班錄取。
3月18日,鄭州中學教學樓會議室內,5名學生稚氣未脫,卻談吐謙虛有禮、沉穩有度。據他們介紹,后疫情時期,今年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考試重大調整,初賽、復賽合二為一進行。三天時間內,學生們要進行學業能力筆試、現學現考、創新設計、心理素質測試、身體素質測試和面試在內的多個模塊的綜合測試。一路過關斬將者,方能脫穎而出。
來自鄭州市招生考試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鄭州市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招生工作,鄭州市共有8個縣區165名學生報名成功。目前,鄭州市共有23人通過考試被擬錄取,通過率為13.9%。
【自述】否認神童、學霸,愛好廣泛、生活豐富多彩
小小年紀,已經預定“碩士帽”,這些少年無疑是他人眼中的學霸、神童。“我們還真不是!”5名少年,異口同聲。
老師們也表示,這次考上的5位學生絕不是大家認為的智力超群“神童”,也不是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乖乖生,“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他們的成功密碼各有不同”。
張予宸愛讀書、畫畫,喜歡彈古箏,要強、自律、愛表達,她自主學習能力超群,自學突破初高中知識界限;姚鑄格喜愛寫詩,他文理兼長,敢于質疑,持之以恒,內斂沉穩;曹睿豪大膽活潑,是班里的“開心果”,人送綽號“數學小王子”,他思維活躍,善于鉆研,勇于質疑,富有創造性;梅翔元喜歡看書、練字,人緣一級棒,被同學們稱為“梅姐”,她踏實穩重,文理兼長,涉獵廣泛;閆涵愛打籃球、踢足球和游泳,喜歡讀有關人文思想類的圖書,他文理兼長,穩重大氣,愛鉆研,具有很強的領導力。
5位少年,各有不同,但他們身上又有著共同的優秀品格:遠大而堅定的人生理想,執著堅毅、永不服輸的堅強性格,廣泛的興趣愛好和高尚的人生情趣,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探究本源、大膽質疑的思維品質,梳理歸納、系統整合的學習習慣……
【揭秘】三年成長,收獲的不僅僅是一份錄取通知書
5位少年直言,他們取得的成績得益于學校自由、開放的培養模式。“這讓我們有較多的時間、較大的空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曹睿豪說。
梅翔元也說,面試時她遇上了一道題:為什么要把飛機油箱安裝在機翼兩側,而不是機身處?“這個問題我們在日常的課前5分鐘分享時,班級一個同學講到過,所以面試時我剛好用到。”在梅翔元看來,課前5分鐘分享,拓寬了同學們的知識面。
而這,僅是鄭州中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小小組成部分。
據了解,2012年鄭州中學成為河南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項目學校,在課程設置、教師配置、教學過程、評價機制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該校開發多元課程,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探究、自學、綜合、思考、實踐、創新能力;構建“問題探究,訓練拓展”主導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小組合作文化”構建,讓學生“樂學、會學、用學”;形成“主體體驗式自我教育”德育形態,實現教育形式的全程化、多樣化和生活化。
就是在這種培養模式的“保駕護航”下,學生們在全面發展中學會了擔當,在擔當中有了責任,在責任中不斷成長。“三年時間,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一份錄取通知書,更收獲了優良的品格、科學的精神及持續發展的學習力和創造力。”
標簽: 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