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黃金協會(WGC)的最新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已經在歷史高位附近徘徊的國際金價近期仍將獲得支撐。
世界黃金協會15日發表的下半年展望報告稱,市場對全球經濟恢復速度的預期正在下降,這將繼續強化黃金作為戰略資產的作用;而高風險、低機會成本和積極的價格勢能這三大因素將支撐黃金投資,抵消經濟收縮引發的黃金消費端的需求疲軟。
報告指出,不管出現V型、U型還是W型反彈的經濟復蘇,疫情都很可能會對資產配置產生持續性影響。雖然全球股市已從第一季度的低點大幅反彈,但疫情造成的高度不確定性和超低利率環境仍在驅使避險資金強勢流向更安全、更優質的資產。黃金ETF創紀錄的資金流入進一步凸顯了它的對沖作用。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RD的持倉量2013年以后沒有突破1000噸,但是今年4月中旬,該數據回到了1000噸以上,并且持續走高。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SPRD黃金ETF持倉量為1203.97噸,同比大幅增長50.3%。
為應對疫情引發的沖擊,全球央行紛紛大幅降息或擴大資產購買計劃,以期穩定和刺激本國經濟。然而,這些行動正對資產表現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影響。首先是股市估值飆升,但這不一定有基本面支撐,因而加大了股市回調的可能性;第二是企業債券價格也在上漲,進一步壓低了信用質量曲線;第三是短期以及優質債券的上行空間有限,因而其對沖作用下降。
報告稱,在通脹率高于3%的年份,黃金價格平均上漲15%。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黃金在通縮時期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這些時期的特點是低利率和高金融壓力,而這兩點都往往會推高黃金需求。
在當前的全球經濟環境下,黃金投資需求得到三個支撐:高風險和高度不確定性、機會成本低,以及積極的價格勢能。但報告也指出,經濟收縮可能會壓抑金飾消費、科技用金需求或長期儲蓄需求。
報告預期今年下半年,中國會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基準政策利率等多種工具,加快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長。隨著貨幣供應量迅速增加,黃金對沖貨幣貶值的作用對投資者而言可能更加重要。此外,盡管非必需品消費趨于謹慎可能會持續打擊金飾銷售,但隨著經濟的復蘇,這些不利因素可能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在上一輪超過10年的黃金大牛市中,黃金價格的歷史最高點是2011年的1921.15美元/盎司,當下黃金價格已經處于歷史的絕對高位。
然而也有部分業內人士指出,多項市場指標已顯示黃金市場投機泡沫形成,不定期的資金獲利出逃可能令金價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