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兌損益什么意思?
匯兌損益也稱匯兌差額,就是由于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于采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采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在一些外貿企業中,匯兌損益必然會發生.正常來說每個季度處理一次,但由于國際形勢的變化,有時匯率變動可能會比較快,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外幣業務較多的企業,最好是一個月處理一次.
在實務中一般企業通常會把月初第一天的匯率作為當月做帳時用的匯率,再到月末時按月底最后一天匯率調整(有些企業也會采用下月初第一天匯率進行調整).我們也發現有些企業會按每筆實際報關當天的匯率作為每筆當月入賬的匯率.不同的企業都有不同的匯率標準,但最終都要計算相應的匯兌損益,本人建議定了一個標準后不要隨意更改.
匯兌損益需要納稅調整嗎?
匯兌損益不需要納稅調整。企業在貨幣交易中,以及納稅年度終了時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性資產、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除已經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以及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外,準予扣除。